
近日,东吴证券发布策略报告表示,全球 AI 生态继续呈现加速扩张的态势,产业端、资本端与政策端动作交织,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几年年的竞争与落地方向。AI 投资呈现出「基础设施升级+应用落地+资本化推进」三大主线。
近日,东吴证券发布策略报告表示,全球 AI 生态继续呈现加速扩张的态势,产业端、资本端与政策端动作交织,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几年年的竞争与落地方向。AI 投资呈现出「基础设施升级+应用落地+资本化推进」三大主线。
其中,在应用端,东吴证券表示,本轮 AI 行情中,下游应用滞涨的核心原因在于短期确定性不足,但终局看应用端的爆发具有中期确定性。市场处于风格切换阶段,AI 应用将迎来补涨行情。
具体切换方向上,国金证券表示,AI Agent 商用化、量子计算实用化等突破性进展驱动产业重构,硬件创新及国产算力厂商技术突破,推动板块从「技术预期」向「业绩兑现」切换,看好 AI+软硬结合落地,软件端 C 端和出海方向落地以及在 B 端与企业服务软件、制造业信息化等环节的结合和 agent 落地三个方向。
东吴证券则建议关注 AI+医药、AI 端侧、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AI 应用与 Agent 等分支,并表示中长期来看,竞争格局将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算力—网络—生态」的协同发展。建议重点关注具备稳定商业模式、完善生态布局及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
综合来看,通过「算力—网络—生态」的协同发展,在 AI 应用落地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企业,将具备更大投资价值。联想集团等不少符合这一投资逻辑的科技企业,估值尚处于较低水平,或成为本轮行情切换的主要受益者。
应用端行情开始启动
从东吴证券提出的三大主线来看,基础设施升级与资本化推进方面,近期均获得重大事件催化。
基础设施方面,10 月 27 日,高通发布面向数据中心的 AI 加速器芯片产品;同日,谷歌与美国新能源巨头 NextEra Energy 达成长期购电协议;10 月 28 日,英伟达发布新架构 GPU 未来超 5000 亿美元的营收指引,同时不仅在算力端继续稳固其生态影响力,还与诺基亚合推「AI 原生」6G 网络战略合作,这些事件均被业界认为在全球 AI 基础设施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资本化方面,OpenAI 拟筹划上市的消息及英伟达市值创新高,继续吸引全球资金对生成式 AI 长期成长性的关注。
相比之下,应用端受关注的重要事件,主要为美团于 10 月 29 日发布并开源自研视频生成模型 LongCat-Video,标志着中国企业在生成式视频模型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但与此前 OpenAI 推出的 Sora2、谷歌推出的 Veo3.1 相比,并未产生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事实上,今年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 AI 行情,均主要围绕上游算力基础设施展开。海外 OpenAI、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国内 BTA、字节、华为等巨头资本开支与重大合作、订单的签署,持续催化相关产业链的资本市场表现。
以恒生科技板块为例,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等基础设施供应商,均在年内创出翻倍以至两倍上涨的走势。联想集团等全链条布局企业,今年以来一度创出历史新高,亦被市场认为主要受益于算力基础设施相关业务的增长。从最近两期财报来看,联想集团以算力基础设施为代表的 ISG 业务集团营收增幅,一直在公司三大业务集团中呈现领跑态势。

这也造成应用端及涉及应用端的企业,即便经历了一波上涨,估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如腾讯尽管今年以来已上涨逾 5 成,但高盛指出,其 2026 年非 IFRS 市盈率约为 19 倍,剔除投资后不足 16 倍,明显低于 Meta 的 24 倍、Google 的 23 倍,是「被低估的科技巨头」。
另一家科技巨头联想集团,当前市盈率更是仅为 10 倍左右,同样存在明显低估。中金公司指出,联想集团在 AI 端侧的「一体多端」战略布局,不仅帮助其在 AI 硬件层面的产品技术持续领先,在软件方面也在不断强化本地大模型能力,提升跨设备体验,其「软硬件协同创新」能力,应得到更合理的估值。
东吴证券表示,本轮 AI 行情中,下游应用滞涨的核心原因,在于短期确定性不足——具有破圈效应的爆款单品和顺畅的商业模式均未出现,对应到上市公司层面则体现为业绩能见度不足,本轮行情中没有成为资金首选。
与此同时,东吴证券表示,从科技浪潮演进角度,终局看 AI 赋能万物一定是通过应用端实现,亦即应用端的爆发具有中期确定性,且空间较上游硬件更为广阔,这一点已经在 10 年前的「互联网+」浪潮以及对应的股市行情中得到验证,这也意味着 AI 应用的行情启动只是时间问题。
其他券商亦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如中信建投指出,当下 AI 大模型用户渗透率低,尚处中初级阶段,产业化周期刚开启。中期来看,仍建议持续关注 AI 板块,包括 AI 应用板块的端侧 AI 进展及物联网模组公司等。
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下半年以来,AI 发展重心已开始向应用端迁移,部分赛道已开始呈现出一定繁荣景象。如在人形机器人赛道,智元机器人与上海龙旗科技,原力无限与时华文旅,联想集团与中策橡胶等亿元级订单频现,特斯拉、宇树科技等国内外龙头纷纷披露量产计划,行业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又如在智能眼镜领域,Meta 智能眼镜新品 MetaRay-BanDisplay 热销,联想集团年内两次发布新品,谷歌重拾智能眼镜业务,苹果、三星、阿里、小米等国内外科技巨头接连入场,行业同样进入一轮新品密集期。

这种覆盖众多赛道的同步繁荣,意味着应用端破圈案例与商业模式的成熟虽然尚未出现,但已在酝酿之中。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把 AI 从技术展示推向场景落地与产业融合,在政策上为这一趋势提供加速助力。东吴证券表示,目前泛 AI 方向中,有较多细分由于短期催化有限、多头叙事累积不足而处于相对低位,后续一旦有超预期产业事件如技术新突破、出圈新单品等出现,累积多头叙事,凝聚资金共识,则相关方向赔率可观。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指出,目前科技成长赛道内部已出现明显分化,AI 应用端与硬件端走势背离,反映市场对科技股的估值逻辑从「算力基建」转向「应用变现」。同时,近期高盛对腾讯、联想集团均进行了目标价上调,花旗、瑞银、里昂亦有对两家企业目标价上调操作。此类信息表明,应用端投资价值的资金共识已开始凝聚,相关企业估值上升空间已开始打开。
投入回报引发估值分化
在应用端接棒 AI 新一轮行情的背景下,相关企业的资本市场表现,亦开始在新的投资逻辑下产生分化。
近日,美股「AI 四巨头」三季报披露后的股价表现受到高度关注,亚马逊与 Alphabet 股价走强,而 Meta 与微软则出现回调。国金证券表示,其背后核心逻辑并非业绩本身有失水准,而是市场对「AI 变现速度」与「投入回报周期」的再定价。
国金证券指出,整体而言,市场正在从「AI 故事」转向「AI 结果」的定价框架,已经不再单纯奖励领先叙事和技术布局,而是希望看到 AI 业务的即时变现与经营杠杆释放。持续观察 AI 商业化效率与投资回报率曲线,将成为未来几个季度影响估值的重要变量。
从港股来看,近期联想集团与腾讯获得目标价上调,亦主要得益于两家公司 AI 投入带来的回报兑现。高盛表示,AI PC 渗透率提升,推动单位产值增加及市场份额扩大,是联想集团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预计其 AI PC 产量将进一步提升,优化 PC 产品结构。
10 月初,IDC 发布《全球季度个人计算设备追踪报告》初步结果显示,得益于 AI 技术渗透等因素,联想集团三季度全球 PC 出货量增长 17.3%,增幅在前五厂商中高居首位,市场份额达到 25.5 的历史同期新高,并将较第二名的优势扩大至 5.7 个百分点。得益于这一强劲业务表现,IDC 发布相关数据当日,联想集团股价收涨 7.26%,最高涨幅甚至超 10%。这一市场动态表明,依据具体可见的投入回报数据进行企业价值重估及投资决策,不仅是高盛等顶级投行的全新策略,亦已成为市场普遍共识。

除 AI PC 外,联想集团在 AI 应用端的其他布局,亦已进入回报期。公司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联想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自今年 5 月发布,至 10 月底不足半年,已实现直接经济效益 18.9 亿元。凭借搭载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的联想 moto razr 60 系列的优异表现,联想 moto 于第三季度登顶线上小折叠 TOP1。同时,在当前正在进行中的双十一活动中,联想集团凭借全新升级的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 3.5 赋能,斩获京东双十一电脑大促竞速榜 23 项冠军,以全品类、全渠道的绝对优势领跑智能消费市场。
据联想集团介绍,作为公司全场景智能战略的核心引擎,天禧 AI 3.5 实现了个性化、行动力飞跃、多端一致体验三大核心升级,正在从「助手」进化为与用户密切协同的「队友」,加速向每个人的 AI Twin 迈进。这些升级有望在未来为联想集团带来更佳的 AI 业务变现,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估值水平。
高盛在上调腾讯目标价的研报中,亦着重提及其第三季度元宝应用日活环比提升 12%,微信使用时长同比增长 6%。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高通发布 AI 加速器芯片产品,以及英伟达与诺基亚合推「AI 原生」6G 网络战略合作,东吴证券认为,硬件与网络的联动,预示着未来算力与网络能力将共同成为 AI 大规模部署的关键支撑,这对云厂商、运营商及上下游生态链均是长期利好。
这也意味着,算力与网络能力的支撑,将成为应用端企业变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东吴证券表示,中长期来看,竞争格局将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算力—网络—生态」的协同发展。建议重点关注具备稳定商业模式、完善生态布局及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
目前,联想集团等科技巨头已为这一全新投资逻辑做好准备。联想集团于 8 月举办的 2025 创新开放日上展示的近 200 项 AI 前沿技术成果,即不仅覆盖智能体、智能终端、AI 场景应用解决方案,还包含众多升级版的服务器、一体机、交换机、闪存、智算平台等覆盖计算、存储、网络的全栈 AI 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联想集团不仅提供算力与硬件产品,更提供一套经过深度优化、开箱即用、安全可靠的一体化能力,让企业能够聚焦于自身业务创新,为 AI 价值的规模化兑现铺平道路。
国金证券表示,技术端 A1Agent 商用化、量子计算实用化等突破性进展驱动产业重构,硬件创新及国产算力厂商技术突破,推动板块从「技术预期」向「业绩兑现」切换;需求端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AI 在工业、金融等领域落地需求激增,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新兴场景催生大量软硬件配套需求,为板块提供业绩支撑,预计大的主线还是集中在 AI 产业链相关方向。联想集团等具备算力+网络能力支撑,在应用落地领域开始取得明确成效的 AI 企业,在本轮「业绩兑现」逻辑中,将实现企业估值水平的持续提升。
来源:互联网



